A-A+

[草根夜话] 关于民主制度的胡说八道

2006年12月27日 草根夜话B 评论 1 条 阅读 1,859 views 次

近来, 有人刻意在网上论坛不断说些“大道理”, 内容大约是说, “民主”这么个东西, 本来就是“中国政党制度中包含了的”, 而且还有“鲜明的独特性”, 并断言“其它任何政党制度都不适合中国国情”。

何以见得呢? 此公又说主要表现有三: 最“突出”的表现,说是我们规定并实行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每个任期5年,同一职务只能连任一届, 在同一领导层的总共任期不超过15年。也就是说, 我们的各级“长官”, 可以由某个人“点头决定”或某几个人“碰头决定”, 在某位子(层次)上先干15年, 再由某个人“点头决定”或某几个人“碰头决定”, 在另一个高一点的位子(层次)上再干15年。如此循环, 直到中央, 即所谓“废除了过去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其次的表现, 说是在“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方面,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形成“集体领导的体制”,比许多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的总统、总理或“政治强人”个人决策的机制,要“民主、科学和可靠得多”。岂料话音未定, 中共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就在12月20日的上海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感叹地说,“我们的制度在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面前苍白无力”。他甚至呼吁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要“坚决防止先集中后民主、真集中假民主”。

再次的表现, 说是在“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强化”方面, 由于纪委和监察体制又要作“重大改革”----地方纪委和监察机构将由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实行垂直领导,不再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和约束, 所以, 中国的纪检和监察工作将具备“独立性”,中国将向“制度反腐”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人们纳闷, 照此逻辑, 若索性将地方的所有部门均收归了“中央”, 然后再配些“失了声”的“公公”, 来回地“传旨”, 中国岂不要回到“大清”了吗? 难道这就是所谓“民主的飞跃”, 或者“制度的飞跃”吗?

于是, 人们又想起了“中国民主”的一些“特色”。比如 “一把手”大多为“一霸手”, 就是大家见识比较多的“特色”。据说, 山东齐河县今年就有33人通过假冒县委书记签名, 进入了该县各个党政机关。经查证,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国祺雇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字,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入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他人钱财将多人安排在党政机关。

不言而喻,齐河县“伪造县委书记签名”闹剧的发生,是别有用心的人瞅准了当地权力高度集中的问题。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是什么?不就是“一把手”成了“一霸手”吗? 不就是没有监督、没有民主吗?

比“一霸手”更绝的“特色”, 恐怕就是各级“人代会”开成了“官代会”。比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郑国强就在2006年广州市人大制度研讨会上说,广州500名人大代表中,官员代表占了38.43%,其中“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及其工作人员又占总数的10%。而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在作客人民网时也透露,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工农第一线的代表大概只有100多人,官员身份的代表则高达1200人之多。蔡定剑还统计过一个大市的人大代表,说干部代表超过了60%。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中官员占70%的构成现状,也曾大声疾呼“代表中的官员之多是世界罕见的!”

很显然, 中国之民主制度建设, 无论是在形式上, 还是在内容上, 均有十分漫长、十分艰巨的道路要走。此时奢谈什么“中国政党制度的民主精神”, 或者就断定什么“其它任何政党制度都不适合中国国情”, 不是不想让中国的执政党更警醒更强大, 就是不想让中国的老百姓更自由更民主。除此, 则是胡说八道。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1. 台湾嗲嗲妹

    这么强,支持博主,佩服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