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明知故问与答非所问

2010年03月29日 草根夜话F 评论 1 条 阅读 1,524 views 次

10008569621近来,关于“为什么中国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么个“直白发问”被几度推上舆论之颠,有人还将其冠上“钱学森之问”作为噱头,以利进一步推波助澜。据说,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合还给新任教育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呼吁人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这让我想起读研时,曾选修地球和宇宙学。女教授告诉我们,她非常赞赏钱学森和他倡导的气功、人体科学研究。当时我很纳闷,钱学森是研究导弹和运载火箭的,为什么会对气功感兴趣?气功不是体育或医药界人士研究的对象吗?

后来接触了一些练气功的人,才明白气功的真谛是正法门修炼,这才搞清为什么气功不是体育或医药界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没有什么现代科学的门类,能真正对气功进行“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在中国的知识界,只有那些真正有科学的头脑、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人们,才敢涉足玄妙和超常的气功修炼。

我想,依钱先生的头脑和见识,他在美国求学和教书的经历,在中国的培训和研发历程,目睹这些年对教育的摧残,尤其是文革时的毁灭与近三十年的堕落,对简单的“钱学森之问”,老先生难道没有答案?显然不是。

想来在钱学森心中,他是知道问题的答案的。只是钱先生没有说,也不能说;其他人,比如安徽的十几个教授,借钱学森过世的时机提出这个问题,还是不能明说,不敢明说,也不便明说。也就是说,“钱学森之问”从根本上看,其实是明知故问;而坊间的回答,虽然林林总总,却大多答非所问。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的。大意是说,其实中国的言论自由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了,这让我们有幸接连不断地听到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声音。比如搞经济的郎咸平,懂军事的戴旭,爱政治的韩寒,都有几把刷子,能够给人们带来新奇,带来震动。

看到他们的言论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畅行无阻,受到亿万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你就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言论自由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了。这里说的还只是正式的文章,如果要把文章中的评论、跟帖也算进去,那就更不得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浙大教授的观点,可谓很独特、很偏激、很雷人、也很到位。他抨击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和英语教学,把北大清华培养出来的人才都骂成汉奸。他其中一个观点触动了我的神经,才让我有冲动写出自己的一点感想。

比如“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 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

比如“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

他的话确实发人深省。我们一些“出国族”,谁不是一步一步考出来的?想想真是上了西方人的当了。因为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了学习他们的东东,我们从娃娃开始就被迫学洋字码,一学就是3~40年,到现在还没学好呢。你说你英语牛,你的口语能牛得过人家大字不识几个的清洁工吗?你说你英语棒,你的写作能力能比得过人家高中生吗?你最多专业英文单词多认几个,可你又比不上人家的本科生吗?

我们花在英文上的时间有多少?从初中到大学,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直至出国,我们可以说是“书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读过的英文教材比我们读过的中文教材要厚十倍、百倍;我们参加的英文考试要比我们参加的中文考试多上十倍、百倍。想一想,北大清华的精英们只需2成精力来对付专业课,8成精力都用在如何申请美国(或者别的国家)大学的奖学金,这是何等的浪费,何等的让人痛心!

可见,所谓“钱学森之问”得以产生的土壤,不是别的,正是我们奉为神灵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机制本身。具体说,当下中国教育最大的禁锢,不是别的,而是“官家”对学术的极端控制和对功利的极端追求。

大学如果是探求、传授知识的场所,思想和学术就不能有任何禁区;政治干预的本质,就是限制学术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创新,就没有培养杰出人才的沃土。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曾炮轰中国的大学,他认为中国不存在真正的学术自由,中国大学“对政治的适应,对某些人利益的迎合,损害了大学对智力和真理的追求”。

虽如斯,中国还是有“真的猛士”,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发出呼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一群人或一个团体,能代表当代中国教育,发出本应该更响亮的声音和力量,使中国教育的灵魂不致付之阙如。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1. dongfu

    中国还是有“真的猛士”,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发出呼吁。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