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草根夜话]借钟馗打鬼与借鬼打鬼

2006年06月07日 草根夜话B 暂无评论 阅读 1,869 views 次

1463951353873574406据说中国人是很喜欢"借古喻今"或者"借古讽今"的,一有个什么事,就至少要翻五百年的"黄历",以便在浩瀚无边的典籍和故事里,寻个"理由",借个"死人",找个"平衡"。

比如踫到顺心的时候,就喜欢弄出"老庄",讲个人生快乐、睿智逍遥什么的;踫到烦心的时候,则喜欢搬出"孔圣人",讲个克已复礼、齐家治国什么的。若是踫到鬼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了"钟馗",也就很自然地借了不知是有或无,也不知是死或活的钟馗,煞有介事地打起鬼来

偏偏如今的"情况特殊",真鬼、假鬼、贪鬼、厉鬼满世界乱窜,所以这一阵子但凡一睁眼就可见钟馗那"疲劳"的打鬼身影。比如关于改革的方向问题,大家就在6月5日看见"喉舌"媒体的一篇文章,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这意味着钟馗来了,"左鬼"该挨打了。

为什么?因为据说前一阵"左鬼"作祟,借着"改革"中出现的一些诸如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国资流失、腐败盛行等等"小事",提出所谓"回到社会主义"或者"原教旨社会主义"的各种言论。甚至一度还弄得几项外资对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收购计划被推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物权法审议也被搁浅。

这好像是"代表"们很不愿意看到的,况且有人还说, 这也是"最广大人民不同意的",并称"不推行改革,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

当然,这回借钟馗打鬼好像还"留了面子",因为文章里还说了这样的话:"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

这多少给中国的老百姓一点"心理安慰",他们在此前可能有点同情"左鬼",觉得改革的方向"可能"是好的,但改革的操作和结果到目前为止却差强人意。说实际点,"改革"给大多数老百姓带来的相对太少,而失去的相对太多。正好"左鬼"们跳了出来,呼出了有利于他们或者即使不利于他们但可解气的"心声",大家想,如此便宜就借了"左鬼"打"右鬼",也算是"活学活用"。

一个借钟馗打鬼,一个借鬼打鬼,大家心里想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期间的高深文化,非再过一百年才有可能被后人领悟。只不过,期间中国的历史却不会因为"鬼斗气"而停顿,中国的问题也不会因为"鬼打架"而解决。人们仍旧要无奈地生活在体制的弊端、思想的混乱以及道德的伦丧之中,姑且混上一段,看看中国什么时候才有"真人"和"真理"出现。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