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走马观花台湾行(3)

2011年12月08日 走马观花台湾行 暂无评论 阅读 1,228 views 次

82030987582早8:00,我们在丽仕饭店出来,店主送到门口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我们于是拜拜! 以为就此作别。不想,店主跟着我们到街道口,看我们车子启动出发才又招手再见。我们倍感亲切与文明。

一路上,我和老猫一直观察台北的街道和风土人情,发现台北的楼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豪华和高大,大多数都是比较陈旧的2---3层的楼房,但街道和门面却是清一色的干净如洗。街上的电摩特多,却井然有序。听林导说,台湾的电摩管理很严,不带安全帽会罚得很厉害的。

在台北,你还可以看到太多奇特的骑楼,几乎满城尽是。甚至新盖的大楼,只要是临街的,都一律地与老楼衔接,做成骑楼式样,以保持这一重要的街景。

于是想起小时候老家赣州的骑楼,完全像台北一样。记得小时候去上学,根本就无需打伞,整座城都环绕在骑楼里,无尽的客家韵味。可惜后来被“父母官”以“发展的眼光”几乎给拆光了。现在想来,煞是可惜。这不仅是拆了建筑,而且是拆了城市的灵魂。

我们一行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刚一进入,即被林导提醒切勿大声喧哗! 听着既有善意又有点歧视的味道。放眼望去,只见偌大的一楼大厅早己人山人海。林导为我们每个人领发了一个无线耳麦,并详细教导大家使用方法。在再次清点人数之后,林导便用无线耳麦的方式领着我们边走边讲解介绍。

林导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现代化的空气调节、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以维护珍贵的文化瑰宝。院内收藏有自北平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七十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由于东西太多,林导说一个人一辈子也看不完。他算了一下,说老蒋带了多少多少万件文物,一个人要看完全部的文物需要100年,云云。他还特别强调,原来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有一个经典说法,说“北京故宫是饺子皮,台北故宫是饺子馅”,意思是精华都被老蒋拿走了。

至于两馆到底孰优? 我后来有查资料,大概是说两馆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而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

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青铜器;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其中仅宋画即达943幅,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

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现在台北,北京没有。北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仅有清代的仿本。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参观时还遇到一支来自日本的高中学生,清一色的校服,每到一处都很有礼貌地排队,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而每当有大陆客或大声呼叫,或蜂拥推挤,或插队横穿时,他们都表现得很惊讶和不屑。每遇此景,我都不免有些尴尬,心里直为国人着急!

几层楼看下来,尤其是通过对台北故宫的布展、管理、服务的了解,以及各类观众文明表现的观察,我深刻领会了林导借台北故宫老院长关于饺子皮与饺子馅说法的含义——这与其说是硬件的比较,还不如说是软件的比较,它或许可以超越藏品的优劣和多少,成为更加真实、更加吸引人的内容。

大家看罢,呼拉拉到门口留影。有伙伴跟我开玩笑说,虽然觉得里面的东东又好又多又美,但还是不免有失落的感觉,好在北京故宫的房子搬不走,要不然,更完了。

接着,我们被安排去了一家餐厅吃饭。饭菜的感觉除了清淡了些,总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鱼虾,个个新鲜个大,无比了。我还注意到台北的服务生非常地敬业,举手投足间礼貌而得体。有个服务生一直背着手笑容可掬地看着我们吃饭,客人一有需要他就立即趋前服务。最难得,是小男生虽然大概就像我儿子一般大小,二十出头,也是胖呼呼、高高大大的,却总是一副幸福、从容和淡定的样子,好象做服务生很高贵很体面似的。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儿子,如是这般,也做一个服务男生,他会有这般的自信和诚恳吗?

吃过饭后,我们去了国父纪念馆。在国父纪念馆广场,大家一眼就看到101大楼,于是纷纷在广场上拍照留念。好在林导提醒先看国父,等下有时间专程去101,大家这才拥了进去。

进入国父大厅,发现大殿大的出奇,孙中山先生巨大的铜像矗立在大厅中央。最特别的是两旁的卫士,戎装持枪,纹丝不动,也像两墩铜像,确实很庄严很威武。

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信义区仁爱路四段,是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该馆于1972年落成,是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王大闳的作品。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

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

我站在大厅中央,想到前不久马英九就在这里献花,不免有些得意和感动。可惜约定的二十分钟参观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本想上楼看看恰逢上演的大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游与唐琬》,也只好作罢。

大家上车赶往101大楼。林导说今天恰逢周未,人会很多,大家要抓紧一点。到达101楼下,也许是太激动,抑或是太期待了,反而感觉500多米的大楼,并不是想像的那么高。

林导领着大家先乘自动电梯上了五楼,然后排队准备进入世界最快的高速电梯。此时,一行人被规定需经过一个临时的隔离小屋,每个人都被要求照相。我开始以为是安检,拍照后走出去一看,过道上摆着电视屏幕,上面显示着刚刚拍下的自己的形象,一共有两张,都是自己与101大楼的合影。看罢恍然大悟,才知道这原来是个照相项目。意思是说,如你觉得满意,可以花80台币买下刚刚为你拍下的照片。

其实在进入台北101之前,我们就在林导那里知道了101的厉害:台北101大楼,建筑高度508米,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101层,地下3层。在规划阶段初期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三高楼(2010年)。

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KTRT团队建造,保持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台北101曾是世界第一高楼,2010年1月4日迪拜塔的建成(828米)使得台北101退居世界第二高楼,随后,广州塔建成,101大楼又退居世界第三高楼。

最厉害的,是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2部最快速电梯。其上行最高速率可达每分钟1010米,相当于时速60公里。从1楼到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9秒;从5楼到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其下行最高速率可达每分钟600米,由89楼下行至5楼仅需46秒,至1楼仅需48秒。

我们进入快速电梯,一位男服务生用奶声奶气的普通话介绍说,你己进入了世界上最快的快速电梯,它将在39秒的时间将你带上101层大楼参观。果然电梯刚一启动,我们就感觉耳朵一阵嗡嗡作响,服务生再次奶声奶气地提醒大家张开嘴巴来缓解压力。经过37秒运行,我们被告之到了顶层。

进入顶层后,林导组织大家集合,并发给每人一部随身听,并详细教导大家使用:你每到一个厅,墙壁上就有一个数字,只要按相应的数字键,便可以听取随身听里面的介绍了。

我们如法炮制,一个厅一个厅地望着楼下的城市景光,听着随身听里的介绍。我的感觉,居高临下,感觉城市很大,人类很小;房子很多,空间很少;你说美亦美,你说大亦大,你说挤亦挤,你说累亦累。

15个厅看完之后,我们被安排往下转一层楼。开始不知底里,下去一看,才知又是叫卖场。这回全部是挂件、宝石、玉器之类的商品,也有类似于镇宝的大件,一看便知道是商家的刻意安排。大家边看边排队等候乘电梯下楼,一直排了20多分钟,才等到下去的快速电梯。

进入电梯,照旧的奶声奶气,只不过这回换了女声,好在电梯够快,仅用了45秒钟就到了5楼。又改乘正常电梯下到一楼,这才转了出来。

林导早就在外面等候,清点了一下,少了两位,于是干等。左等右等,就是没见出来,大伙开始着急。更糟的是,早前林导估计我们一定会全部到齐,所以已经通知了客车司机把车开过来接人了。要知道,车子在门口是不能久等的。大家心急如焚,有人举了小旗冲了进去张望,结果还是无望。

情急之下,林导只好决定让大家先上车。不想刚一上车,警察就来赶,司机只好开动了车子,留下林导和个子比较高大的一位同伴留下。我们就惨了,车子开动后,又不能停车,只好围着101大楼兜着圈儿等待同伴。好在兜了约摸2圈之后,终于看到了2位失踪人员,随后又看到大个子同伴和林导。几个人匆匆上车,大家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林导略有愠怒,但还是强装笑容,拿了话简说,“请刚才失踪的两位大哥站起来我认识一下,我可是急死了! 我都进去用广播找人了! 要知道台湾的法律是不允许乱停车的,司机一旦停车等待,是要严厉罚师傅个人的,请大家一定要记住! 请求大家今后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集合,不然下面的景点是无法进行下去了。”

由于时间晚了,林导说下站是野柳国家地质公园,恐怕赶不上了。如果赶不上,请大家不要怪他。我们于是紧赶慢赶,终于在4:50分钟到了新竹野柳,并赶在关园前15分钟进入公园。

刚一进园,天色己渐渐暗了下来。此时海浪一层层往岸上拍打,几乎打到我们的身上。我们立马被海岸、海浪与灯塔、礁石汇就的壮美景色吸引住了,很快就把在101兜圈子的不快抛到云霄。

林导介绍说,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台湾基隆市西北方约15公里处,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长约1600米,远望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野柳龟。野柳的特殊地质是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深埋海底的沉积岩上升至海面,产生了附近海岸的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海蚀、风蚀等在不同硬度的岩层上作用,形成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姜状岩,风化窗等世界级的岩层景观。

蕈状石的孕育过程据说要历经千百年;而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宣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孕育过程

“女王头”是一个蕈状石。由于它的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颇似昂首静坐的女王,故称它为“女王头”。“女王头”修长的颈部,因长期受侵蚀,变得十分细弱。根据地质学家考据,“女王头”的年龄应不到四千岁,但依照目前颈部的风化速度,大概只能坚持10到20年.

林导一边介绍一边引导我们沿海岸前行,并示意大家赶快向主要景点——女王头景点赶去拍照。可惜等我们赶到时,由于拍照的人太多了,根本就排不上了。大家只好趁着快要落幕的天色,远远地取景拍照。

嗯,为了不枉到此一游吧! 我要求老猫也拍上一张,有同伴问拍的清楚吗? 我笑答:虽然远处的女王头不清楚,但我的女王很清楚! 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此时天沉沉的,压得很低,浓浓的墨色的乌云翻滚着挪过来挪过去,不一会儿小雨便打在了我们脸上,这样的气象是我们这些内陆的人不可想象的。我们一边往回赶,一边望着被海水和海风侵蚀的岩石呈现出的奇形怪石,感叹不己。

此时我想,这些栩栩如生的自然美景,经历了千百年的太平洋海水的雕琢终成现在的摸样,人类没有一件作品可以这么持久的创作。只要太平洋还在,侵蚀就会继续,新的作品就会不断出现。

只是为了安全起见,尽管我们兴趣很浓,也只好趁着夜色匆匆结束了野柳公园的游历。

晚餐我们被安排在野柳的一家餐厅吃饭,正如林导所说,台湾的菜饭越走越甜。这家餐厅生意虽然很好,但菜却越发地变甜。没办法,只好将就裹腹了!

别了野柳,我们直奔新竹,在新竹的伯爵饭店入住。可喜的是,由于林导和龚导的人性安排,我们夫妻终于可以住在一起了! 只是老猫的闺蜜可能要为此打单住了。

老猫心慈,进了房便跟我商量说,闺蜜住一楼,后面还有一个院子,可能不太安全,你等下还是和她换一下房间。我虽有不愿,但考虑安全,还是欣然同意。

老猫便下得楼去,看望了闺蜜,并提出要闺蜜与我换房。闺蜜哈哈一笑,说刚刚问了情况,也看了后面,没有安全问题,你们还是放心住吧。

13953392384 13955760426 82030987582 82031570513 82033569360 82033618029 82034357214 82034589959 82035641457 82040327509 82040466898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