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何祚庥: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侏儒?

2005年12月18日 草根夜话A 暂无评论 阅读 1,548 views 次

在中国,据说科学家是最受欢迎的。有人就曾搞过“最受社会尊敬职业”的调查,结果科学家位列榜首。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人们一向认为科学家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很重要;还因为科学家一贯的只追求真理,不事奉权贵,更不贪图金钱。

然而这个世界不知道是什么“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总是有人演绎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来,不断地颠履人们已有的认识,尤其是对“科学家”这样美好称谓和崇高职业的认识。有的人几乎发展到“不好尊重他什么,不好相信他什么,也不好评论他什么”的地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就是这么一位经常颠履自己形象的老角色。说经常,是因为他老人家让人们迄今也搞不清他到底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仰或是其他什么家。此人名字怪,大概有一大半人识不得叫个啥。有图方便的,干脆就叫他“何诈麻”。此人年纪大,差一点就算得上晚清的人了, 可是自我感觉“尚能饭”,且“饭量”忒大。此人“学问”大,据说早期是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研究的。但人们长期没有耳福听到他的“专业理论”。相反,他却在“非专业”的领域大行其道,经常有“宏论”冒出。此人头衔特多,院士、教授、博士、研究员应有尽有。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自称的“中国少数几个既懂马克思主义,又懂自然科学的人”。

其实,这位老朽最拿手的,是一些“小爱好”。比如打个棍子,扣个帽子,甚至发动个运动什么的。他总是以“万能大师”的架势,开展“毫不留情”的批评。比较著名的, 有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90%是糟粕”;关于“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关于“用原子弹炸开喜马拉雅山引水北上”;关于“某某理论是评价一切科学的根本标准”;关于“在怒江建坝是当地脱贫的唯一选择,生态和古迹不是问题”,等等。可谓“句句透着真理,针针扎出鲜血”。

最刺激的,是何老不甘寂寞的脾气。隔三差五的,就一定会有“东西”出来。最近比较有影响的,要数12月4日下午《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对他的专访。

本来专访是围绕是否修建怒江水电工程发生分歧展开的,不料何老说着说着,就习惯性地拿出“棍子和帽子”,甚至说某某某专家,“连千瓦和千瓦时都分不清”。此时站在一旁的摄影师,对何老的说法不能同意,甚至有点激愤,就发生了下面的经典插问和答问:

摄影师:中国煤矿每天死多少人您知道吗?

  何祚庥:报纸上说100多人……摄影师:您相信这个数字?何祚庥:大体上是真实的……

  摄影师:您看过《盲井》(注:一部反映小煤矿死人的电影)吗……

  何祚庥:我告诉你中国死人最多的不在煤矿,在小轿车(交通事故),每年12万!

  摄影师:交通事故死人,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是没法避免的……

  何祚庥:你为什么认为小轿车(死人)是没法避免呢?为什么这就不是问题?哈,你这话就对了,没法避免!中国煤矿死人也没法避免!因为中国的老百姓                           太穷了。

  摄影师:您认为是穷而不是腐败吗?

  何祚庥:主要是穷,而不是腐败。为什么工人能接受较低的工资、较危险的条件?老百姓不是傻子,他们不是不知道啊。那为什么还接受?因为不接受活不                           下去。

  摄影师:那他们就该接受这样的命运吗?

  何祚庥:(怨就怨)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发生上述对话,对何老来说,几乎是必然的和正常的。只是这次他不幸拨到了中国老百姓最心痛的那根弦,或者说中国老百姓此时正好气不打一处来。人们愤怒了,进而怀疑何老的科学家身份。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使何老说出这样的话,是政治?是金钱?或者无知?

如果是政治,人们就好理解了。因为由于政治的不适当干预,把谬误当成真理的事情,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还是时常会发生的。何老曾经是某某部的“宣传干事”,又在中科院长期从事党政工作,肯定是很讲政治的。想来他这次就是讲政治的一次具体表现吧?

如果是金钱,人们就更好理解了。因为现在很多的“专家”、“教授”、“博导”都在领衔扮演着各种企业家的角色,或者企业家“师爷”的角色。为了金钱,有的“专家”在媒体上公开露面,道貌岸然,吹牛撒谎不脸红的事,可说是多如牛毛。想来何老名声大,食客多,开销也不得了,这次会不会就是客串一回“脱口秀”, 造个势, 抢个眼什么的, 以期确保人气?

当然,如果是无知,人们就不好理解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何老学问大,不可能犯低级错误。人们更愿意相信, 何老在说这句话时,应该知道“中国实际是这样”和“中国应该是这样”的概念区别。就“中国实际是这样”来说,“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是句大实话,因为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就“中国应该是这样”来说,“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显然认为中国应该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于是一切贫困、不公、灾难都是活该的,一切腐败、赎职、体制障碍也成为合理的。很不幸,大多数人在仔细看完何老的“经典对话”,再加上“历史上的何老”,最终还是得出这样的结论: 何老这次可能真的犯下了低级错误。

由此看来,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当官的不好好当官,总喜欢经商;做学问的不好好做学问,总喜欢指点江山;甚至做好人的不愿意做好人,一有机会就变坏的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象何祚庥这样的“大家”,都经常会因为各种目的和要求,而客串不同角色,一会儿科学家,一会儿政治家,一会儿企业家。其他的, 又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寂寞,去独守职业情操和良心呢?无怪乎市面上的各界“精英”一遇上有利可图,或者有名可图的事,就立马变成了侏儒,因为“谁叫咱不幸生在中国了!”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