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草根夜话] 妖魔化中国与中国妖魔化

2007年07月19日 草根夜话C 暂无评论 阅读 1,114 views 次

大家知道, 西方媒体是喜欢“爆料”的。他们总是拿一些疯狂的奇闻怪事, 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新闻高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去一向号称“比较干净”、“比较安静”的中国,最近的疯狂事件却多的出奇。这不但满足了西方媒体的“爆料需求”,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主流声音”称之为“妖魔化中国”的热潮。

到底是什么情况妖魔化了中国呢? “主流们”翻了翻洋人的媒体, 发现“就这么点事”:

首先说是中国生产的一些“小玩意”, “有点问题”。比如宠物的食品里被掺入密胺(一种煤的衍生物);咳嗽药和牙膏里含有二甘醇(一种味甜的工业化学品,用于防冻液和刹车油);玩具火车表面涂有含铅漆 ;被细菌感染的抗生素 ;爆炸的手机电池以及有缺陷的汽车轮胎等等。

后来又说中国生产的食品, 又“有一些情况”。比如蜂蜜里掺有工业甜味剂; 罐头食品被细菌感染以及含有过量的添加剂; 米酒里掺进了工业酒精; 还有养殖的鱼、鳗鱼和虾被喂食了大量的抗生素,并用甲醛进行冲洗以降低细菌的数量等等。

对照中国消费者所处的“待遇”, 上述“问题与情况”, 被中国一些“官家”用时髦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审视, 他们断定, 这是西方媒体恶意“妖魔化中国”的一次行动, 旨在阻止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强大。用一位典型“代表”的话说, 就是中国“部分”商品的“问题与情况”, 基本只是个“认识问题”, 或者只是“发展中的问题”。

换言之, 这位“代表”坚信, 随着一代代洋人对中国“问题商品”的“不懈试用”, 一定会象中国消费者那样, 最终形成“中国抗体”, 进而“和谐接受”。

只可惜西方国家的“代表”们不大买账。美国国会就坚持认为, 来自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的进口海鲜品的安全令人担忧。因为这些产品被检含有氟喹诺酮、抗生素、孔雀石、一氧化碳等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防腐、防霉以及让海鲜看来更新鲜的奇效,但却可能致癌。

有鉴于此, 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近期表决通过了关于食品标签的法案,其实质, 就是专门针对中国出口食品安全问题采取行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还以中国鲶鱼、虾、鲮鱼和鳗鱼等几种水产品含有微量非法添加剂为由,暂停上述水产品的进口。

于是“官家”便有了压力, 迅速采取了行动。据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立马进行了一次检查,结果“一家伙”就查出, 中国生产的用于国内市场的所有产品中, 大约有五分之一达不到安全和质量标准。

与此同时,经过精心考虑, “官家”迅速判决了中国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药品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死刑。监管人员还关闭了大约180家非法食品生产厂家,并且把违法者的名字张贴在网站上。这无疑都是传说中的“杀鸡儆猴”。

然而, 这些动作显然与事无补。因为中国正在以疯狂的姿态奔向富强,而这种姿态又似乎不受“官家”的控制, 更不要说建立起平衡与健康的机制了。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目前中国和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今年中国GDP有可能会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三。

这意味着, 无论你愿不愿意, “妖魔化”都将继续进行, 并可能成为今后主要的“中国特色”。因为依照目前中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 加上“中国抗体”的形成和依赖, 中国简直成了“妖魔化”的天堂。既便西方媒体不帮忙鼓吹“妖魔化中国”, 中国自己也必然走向“妖魔化”。

给我留言